今年9月13日,华为和小米宣布达成了全球专利交叉许可。自此,两家国际化的中国手机企业在经历了半年多的专利纠纷之后,终于达成了对彼此满意的结果。双方之间的专利纠纷最早是在今年年初的2月17日,由我们平台最先进行的全面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华为 v 小米”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这一次,作为专利权人的华为,在推进与国内企业的许可谈判中,并没有像中兴通讯一样,将OPPO、vivo等手机企业告上了国内的法庭。而是选择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刚推出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行政裁决的要求。其中华为选择了四件专利,两件涉及标准必要专利SEP,还有两件涉及非SEP专利,华为认为小米侵犯了其四件专利。随后,小米对华为的四件专利都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这就迫使行政裁决不得不进入到中止阶段,等待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华为这四件专利的无效结果做出来在继续进行。在双方和解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就其中两件专利的无效决定已经做出,其中一件华为的标准必要专利。不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理后,维持了华为该专利的有效性。这场较量中,小米看似被动,包括尝试无效华为的专利,但是从部分已经做出的结果来看,并未成功。就在大家普遍认为这场较量中,华为处于绝对的优势,小米前途未卜的情况下。然而到了9月13日双方同时宣布达成和解之后的探索,才发现小米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在积极应对,甚至是反诉华为。这一点,在双方宣告达成和解的同一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媒《中国知识产权报》也刊登了一侧消息,即小米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这就意味着,小米在用华为的方法在向其发起反击。这一点确实出乎意料。不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的记录显示,华为也曾试图对这些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的反诉中,使用了六件专利。到底是哪六件专利,成为小米压箱底的宝贝,可以用来与华为来扳一扳手腕?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1. 专利一:ZL201510226573.0这件专利名为“拍摄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可以看出是涉及摄像头的专利。根据说明书的记载,“为解决场景调节模式的数量有限,无法调节所有场景的色温值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拍摄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2. 专利二:ZL201510357492.4这件专利名为“移动终端、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对手机界面的显示区的划分。
3. 专利三:ZL201410225638.5这件专利名为“角度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主要是对手机终端如何保持水平的方式处理。根据说明书,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水平仪APP仅能测量终端是否水平,导致终端的角度测量功能单一”。
4. 专利四:ZL201310268048.6这件专利名为“一种上传照片、浏览照片以及删除照片的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对手机照相功能使用较多,导致的用户存储容量显得不够用,在云端和本地存储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5. 专利五:ZL201310135293.X 这件专利名为“短消息合并方法及装置”,主要涉及手机短消息处理方法。根据说明书记载,其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短信超过70个字后,就不得不拆分发送,但是合并后容易出现混乱。因此提供一种短消息合并方法及装置,以减少较长短信在接收终端显示为乱序排列的多条拆分短信,影响用户阅读现象的发生。
6. 专利六:ZL201210333535.1这件专利名为“一种防止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设备置”,主要是对手机触控屏幕经常会发生误操作的改进,尤其是当手机放在书包或口袋中时。
结语从小米选择使用的六件专利来看,全部是围绕着手机功能的,包括摄像、手机屏幕显示、短消息处理、触控屏误操作等。这批小米专利的申请时间主要在2012年-2015年之间,也是小米刚刚成立后不久就开始的专利布局。从小米选择这六件非标准必要专利SEP来看,直观性更强,每个专利的技术特点都很容易理解,侵权判定会比较容易。但一旦小米和华为之间的纠纷未能和解,那么就要看看小米专利质量会是怎样了,是否能够能够真正的让华为侵权。不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10月11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华为应该是对这批专利提出过无效宣告请求,只是因为双方最终和解了,相关无效请求也就自动撤回了。
作者:吴征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_xf5E1WnUiGJIaQ6Gx59A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思博网授权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联系:tougao@mysipo.com